衡量一個人的真正品格,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會發覺的時候做什麼。
4.0
|
死者的光榮不在於受世人之讚美,而在於為後人所效法。
4.0
|
奢侈總是跟隨著淫亂,淫亂總是跟隨著奢侈。
3.0
|
有多少美德和缺點是微不足道的。
3.0
|
權力應該被用來限制權力。
3.0
|
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個人就是整個國家。
2.0
|
一個人死後,他的需要、感情和情慾將同生前一樣。在這個觀點上,靈魂不死的教義對人類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為單單改換住所的思想總比重新改造的思想,容易為人類所理解,又較為迎合人類的心情。
|
大自然既然在人間造成不同程度的強弱,也常用破釜沉舟的鬥爭,使弱者不亞於強者。
|
我一向認為,要在世上獲得成功,一個人就應當在表面上顯得愚笨,而在骨子裡應當精明。
|
避免失敗的最穩當辦法,就是下決心獲得成功。
|
一個共和國的不幸,就是它不再有陰謀祕計的時候。這情形發生在人們用金錢腐化了人民的情況下。這時人民變得冷靜了,熱衷於金錢,而不再熱衷於國事了。
|
一般人贊許的往往是平庸人。對於平庸人,人們很樂於濟助;對於有才智的人,人們以有所剝奪為快。後者成為忌妒的對象,人們對他毫不原諒;可是為了前者利益,人們不惜一切給以支援,他受人們虛榮心的擁護。
|
人所悲傷的並不是人類的死亡而是他們的誕生。
|
啊!誇獎的話,出於自己口中,那是多麼乏味!
|
支配和統治一切的,在君主政府中是法律的力量,在專制政府中是永遠高舉著君主的鐵拳,但是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
|
政治是一把磨鈍了的挫刀,他挫著挫著,慢慢地達到它的目的。
|
社會是人羣的集合體,而不是他們各自本身。
|
自由不是無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種能做法律許可的任何事的權力。
|
變壞的絕不是新生的一代,只有在年長的人已經腐化之後,他們才會敗壞下去。
|
讓我們把不名譽作為刑罰最重的部分吧!
|
對他人的公正就是對自己的施捨。
|
能將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他人的記憶中,生命仿佛就加長了一些。
|
謙虛是不可缺少的品德。
|
有益於身而有害於家的事情,我不幹;有益於家而有害於國的事情,我不幹。
|
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
|
一個有才智的人,一般地說是很難與人相處的,他選擇的人是很少的。
|
法律的制訂是為了懲罰人類的兇惡悖謬,所以法律本身必須最為純潔無垢。
|
法律總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見的。
|
法律,在它支配著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場合,就是人類的理性。
|
固然我有某些優點,而我自己最重視的優點,卻是我的謙虛。
|
美必須乾乾凈凈,清清白白,在形象上如此,在內心中更是如此。
|
自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的權利。
|
謙虛的人,快來,讓我擁抱你們!你們使生活溫和動人……你們想不使任何人感到慚愧。
|
奢侈只是從他人的勞動中獲得安樂而已。
|
品德,應該是高尚些;處世,應該坦率些;舉止,應該禮貌些。
|
喜歡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
|
我從未知道過有什麼苦惱是不能為一小時的讀書所排遣的。
|
讀書對於我來說是驅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沒有一種苦惱是讀書所不能驅散的。
|
你不妨相信,在刑罰多少偏於殘酷的國家,並不能使人因此而更服從法律。在刑罰較輕的國家,人們懼怕刑罰,也不下於刑罰殘暴惡毒的國家。
|
在一個有法律的社會裏,自由僅僅是:一個人能夠做它應該做的事情,而不被強迫去做他不應該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的權利;如果一個公民能夠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為其他人也同樣會有這個權利。
|
對於光榮的企求,和生物所同具的保全生命的本能,其間並無區別。能將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他人記憶中,生命仿佛就加長了一些;光榮是我們獲得的新生命,其可珍可貴,實不下於天賦的生命。
|
國家的收入是每個公民所付出的自己財產的一部分,以確保他所餘財產的安全或快樂地享用這些財產。
|
要把國家的收入規定得好,就應該兼顧國家和國民兩方面的需要。當取之於民時,絕對不應該因為國家想像上的需要而排除國家實際上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