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Login]
赫伯特·史賓賽
1820-04-27
1903-12-08
gb

赫伯特·史賓賽(英語:Herbert Spencer),英國哲學家、社會達爾文主義之父,他提出將「適者生存」應用在社會學,尤其是教育及階級鬥爭。但是,他的著作對很多課題都有貢獻,包括規範、形上學、宗教、政治、修辭、生物和心理學等等。在史賓賽的時代存在許多著名哲學家和科學家,譬如約翰·斯圖亞特·穆勒、托馬斯·亨利·赫胥黎和查爾斯·達爾文都是當代知名的人物。
[參考網址]
格言數:21
必須記住我們學習的時間有限的。時間有限,不只由於人生短促,更由於人事紛繁。
如果沒有系統的知識的幫助,先天的才能是無力的。直觀能解決很多事,但不是一切。天才和科學結合後才能得到最高的成功。
天生的能力必須藉助於系統的知識。直覺能做的事很多,但是做不了一切。只有天才和科學結了婚才能得最好的結果。
什麼知識最有價值?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學。
天才跟科學結合,才能產生最大的效果。
科學是系統化了的知識。
科學本身就有詩意。
科學還不只在智慧訓練上是最好的,在首選訓練上也是一樣。
進步不是什麼事件,而是一種需要。
音樂喚起了我們不曾想過它的存在和不曾明白過它的意義的那些潛伏著的情緒。
身體既是心智的基礎,發展心智不能使身體吃虧。
長期的身體毛病使最光明的前途蒙上陰暗,而強健的活力就使不幸的境遇也能放金光。
作為心智脂肪儲備起來的知識並無用處,只有變成了心智肌肉才有用。
成功的第一個條件是真正的虛心,對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見,只要看出同真理衝突,都願意放棄。
只有天才和科學結了婚才能得到最好的結果。
人類在對待低級動物和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問題上,總是存在著相似之處。
野蠻產生野蠻,仁愛產生仁愛,這就是真理。待兒童沒有同情,他們就變得沒有同情;而以應有的友情對待他們就是一個培養他們友情的手段。
「前後不一致」是教育裡嚴重錯誤之一。
科學的自負比起無知的自負來還只能算是謙虛。
教育中應該盡量鼓勵個人發展的過程。應該引導兒童自己進行探討,自己去推論。給他們講的應該盡量少些,而引導他們去發現的應該盡量多些。
硬塞知識的辦法經常引起人對書籍的厭惡;這樣就無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養的那種自學能力,反而會使這種能力不斷地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