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級交辦的事情要怎樣辦:上級的命令都是對的,先仔細聽進去。研究實際狀況,有問題提出來試試看。自己不能解決,要及時向上級做報告。上級的指示,先說好,再實地做做看。實在有困難,再向上級提出,看著辦。最好不要改變上司,讓上司自己改變。
3.0
|
人性管理的基本原則:不要說什麼人力資源管理,視人如物。不要說自己管多少人,增加無謂麻煩。不要忽略人的情緒,因為破壞力強。不要討論人性善惡,人性富於可塑性。不要強大制度化,按照制度去做就是。不要開口閉口談法,最好先由情入理。
3.0
|
任何一段經歷,對於每個人都是很寶貴的經驗。
3.0
|
國家安定,商人才可能做生意。
3.0
|
太過方正的人,往往成不了大事。
3.0
|
學來的本領,誰都偷不走。
3.0
|
機會是持續發展的。
3.0
|
溝通以不明言為基礎。
3.0
|
處順境其實非常危險,處逆境反而比較安全。
3.0
|
靠下賭注是不可能成功的,因為十賭九輸,有好就有壞,有好就有壞,因為有陰就有陽。
3.0
|
命運就是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3.0
|
一切來自社會,最後是還給社會。
2.0
|
上級越級指示部屬要怎樣回應:不可以向上級抗議,因為上級不接納。不可以詢問部屬,因為不一定願意說。最好宣示由部屬自行決定要不要報告。讓上級和部屬擁有某些彈性較好辦事。自動報告的,要盡心輔助,力求辦妥。不報告的,自行負責,不替他擔責任。
2.0
|
學歷史,你應該把它反覆地做各種模擬,這樣您才知道哪條路是最合適的。
2.0
|
遇到事情應該怎樣處理:先給他面子叫他自動說出道理最好,給他面子不講理,再給一次面子。還是不講理可以反臉無情依法辦理。由情入理,是處理事情的人性化方式。人家給我們面子,最好趕快自動講理。希望有面子,自己首先凡事都講道理。
2.0
|
一件東西有沒有功效,不在於它本身,而在於如何使用。
|
一個人信用是最重要的。
|
一個人動機純正,完全為公,就是隨機應變。一個人動機不純,完全為己,就是投機取巧。
|
一個人品德基礎良好,一生會很穩固。
|
一個人應該時時刻刻充實自己。
|
一個人的信用是你自己堅持出來的。
|
一個人,要替自己的所作所為擔負全部的責任。
|
上侵下職,妨害員工的學習、成長,更破壞上司與部屬之間的合理關係。
|
不求人,格自高。
|
不要在自私的功利上做打算。一個人越會算,最後就變成越不會算。人們常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但是還應該再加上句話:「人一為己,也天誅地滅」。
|
中國人不能管,只能理。
|
中國人的事情是世界上最為複雜的,做與不做都難,堪稱「兩難」。
|
中國式管理重視樹狀的組織精神,根部吸收水份,源源不斷供應樹幹;樹幹也毫不保留地讓枝葉予取予求。這種我支持你,你放手去做的精神,符合中國人「你辦事,我放心」的心理需求。
|
人不要求全,應該知足,而只有守分,才會知足。
|
人性管理的要決:所有的方法最後只有一個:摸著石頭過河。中國人的事情記住六個字:兩難,兼顧,合理。
|
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就是落迫的時候。
|
人生最大的價值,就是死了以後,還被人們懷念。
|
人生要隨著自己的發展不斷地進行階段性的調整。
|
人的一生,不要留任何把柄,否則遲早變成致命傷。
|
人要經得起嚴格的考驗,才能出人頭地。
|
什麼叫做內方外圓:方是方針、準則,也就是不變的原則。圓是隨機應變的變通,就是變得合理。只能夠隨機應變,絕對不能投機取巧。原則和變通要有切點,否則就是亂變。不可不變也不能亂變,要變得合理。合理地因人、事、地、物,適當變通。
|
什麼是人性管理:把人當做人看的管理,稱為人性管理。順著人性的需求來管理,可提高效益。什麼都在變,只是人性沒有改變。人性不喜歡被管,有人管理就不自在。人性不喜歡不理,沒有人理就不高興。人性管理就是只理不管,管事加理人。
|
你只要沒有污點,就不怕人家打擊。
|
信用是人的第二性命。
|
做事情前,一定要做好周密的計劃,遇到困難時,人要找自己行得通的路。
|
做事有哪些基本原則:守本分,首先把自己的本分工作做好。守規矩,凡事依照制度,按規定辦事。守時限,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應辦事項。守承諾,答應的事情必須依承諾做到。重方法,講究正確有效方法提高績效。重改善,精益求精,持續做得更好。
|
做人應該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因為收穫不是自己能掌控的。
|
做人要先學會聽話,再學會講話。
|
先求忠誠再求能力,更加安全。
|
全面無型的控制,把法律和良心合在一起。
|
公司要使員工:身體健康、內心愉快、生活有保障、工作有能力,這樣,管理才會上軌道。要讓每一個工作成員,跟著公司的發展而發展,否則就會斷層,結果還是公司倒黴。所以要顧及到員工身心兩方面的發展,這樣就會使員工和公司結成一體,變成一家人。
|
凡事未定案之前,十分民主,一旦拍板定案,相當獨裁。這種把民主和獨裁合起來想,稱為專制。
|
到時不能完成任務怎麼辦:不要等到最後才發現,平時在做什麼。不能如期完成,必須提早報告求補救。上下都明白,共同想辦法,如期完成。實在沒辦法,要提出補救方案才罷休。應該通知的,要預先告知,好做準備。不允許延期,不能夠降低質量求應付。
|
勸合不勸分,表示站在合理的立場來分。
|
古今中外只有一條規律,所有的人都要自作自受。
|
只要有做好事的心願,就會走出一條路來。
|
合理與否怎樣判斷:人性喜歡合理,但是合理與否很難講。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如何判斷。理會變動,因時空的變遷,隨著改變。時位中應,是合理與否的基本測試法。讓他自己判斷,由大家來看合不合理。不要得理不饒人,以免有理變成沒理。
|
向上級報告應注意哪些原則:尊重上級,至少禮讓他三分,才公平。上級想聽才說,不想聽要想辦法轉換。只說過程及方法,不能代替他做決定。不能從頭說起,拉扯太遠,要說重點。說到差不多就好,上級想問才接著說。無論上級怎麼反應,都先說是再調整。
|
向部屬指示最好採用什麼方式:最好的指示方式,就是不要發號施令。先提出問題,看大家如何反應最妥當。對不同的意見,不要做評論,各自表述。把指示放在腹中,讓大家自動找出來。人對自己的決定,必然全力以赴去做。保持緊急時發號施令的權利,很有效。
|
商業競爭的勝負最終決定在經營者本身的修養上。
|
圓通就是隨機應變,圓滑就是投機取巧。
|
在家,家和萬事興;出外,把每一個人都當成朋友。
|
好好工作,其實是對自己好,不是對別人好。
|
家庭教育決定了一個人的基本修養。
|
對一個人來講,常識比知識更重要。
|
平行同事要注意哪些原則:大家一般大,誰也不怕誰,也不服氣。讓大家明白,跟我打交道保證不吃虧。有辦法時,還要故意讓大家佔小便宜。能幫忙時,要儘量幫忙,不必太計較。必要時好開口,大家也才會熱心反應。希望大家如何對待我,先從自己做起。
|
得到機會以後,需要更加小心謹慎,因為往後的路更難走。
|
怎樣只理不管呢:理的意思是看得起,讓他覺得有面子。對事要管,把事情管好是基本的心態。對人要理,大家有面子,才叫做圓滿。不能夠圓滑,卻必須圓通,要分清楚。不可以和稀泥,卻應該和諧,才圓通。外圓還要內方,基本的原則必須堅持。
|
怎樣建立制度才合乎人性:管理一定要制度化,但制度必須合理。合理的制度,大家一定要自動去遵守。制訂製度時,有下而上比較容易合理。下面訂得不合理,上面還可以有意見。上下多交流,彼此尊重,叫做好商量。自然孕育而成的制度,比較合乎人性。
|
怎樣批派新的任務:人員沒有增加,新的業務卻不斷產生。如果分配不出去,主管自己遲早累死。指派新的任務,誰都不熱心,推拖拉。表現的很熱心,更要小心,想幹什麼。要想辦法,讓大家樂於接受新的業務。指派得當,才能收到預期效果,安心。
|
成全是了不起的美德。
|
抱持救人而非殺人的心態來考核。
|
採取無為的執行過程,才能大有為。
|
最大的恩惠就是不斷地給你提供表現的機會。
|
最大的獎賞就是給你工作的機會。
|
最後決定權應該交給老闆。
|
有效地會而不議,議而不決、決而不行。
|
有本事來拿,拿不到怪自己,是激勵的基本原則。
|
決策以止定靜安慮得為過程。
|
決策者的大智,指具有相當的專業知識,大慧指有智慧也有德行,三者合一,才是大智大慧做決策。
|
法是過去的產物,情是未來的埋伏,只有理才是現在的指標,中國式管理主張依理應變,按照現在的情勢做出合理的調整。
|
滿腦子只有錢的人,一輩子賺不到錢。
|
為什麼要實施人性管理:最省錢的降低成本方法,同時最有效。使大家樂於工作,心情愉快身體健康。各級主管都能發揮潛能,輕鬆愉快。員工有尊嚴有價值,安心把工作做好。上下協同一致,產生有效強大組織力。減少情緒化的反應,可大幅提高生產力。
|
用情理法來領導,最為合理。
|
當事情太順利的時候,更要格外小心。
|
當得到好處時,首先要想到別人,而不是只想到自己。
|
看一個孩子,是看他的品德,不是看他的才幹。
|
結果不重要,原因、動機才重要。
|
老闆做好人,幹部做壞人,才是良好的配合。
|
考核的標準是錯不可以而對並沒有用。
|
胡雪巖成功的關鍵是先想到義,然後才想到利。
|
至誠可以前知,預測未來才能做好計劃。
|
與其早成功,不如晚成功,與其晚失敗,不如早失敗。
|
花錢去做廣告,不如用實際行動使大家口耳相傳。
|
處理事情之前怎樣思慮比較合適:思慮的方式和處理事情的方式相反。凡事要先看規定,合乎規定才可以去做。不合規定,要先研究有什麼能變通的。不能變通,最好改變事情以符合規定。如果有困難,最好和上級商量求諒解。合理合法,還要考慮可能產生後遺症。
|
處逆境容易,因為小心,處順境很難,因為大意。
|
要到生死關頭,利害相交的時候,才能知道一個人的真心。
|
要抓住機會讓別人知道你有什麼本事。
|
要消除人我之間,不要說「我」,要說「我們」。
|
要經過很嚴謹的考驗,才可以完全相信一個人。
|
要請別人幫忙,就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來考慮問題。
|
要跟比你強的人在一起,才能有所收穫,學到東西。
|
該聽的話可以聽,不該聽的話就不要聽。
|
讀書如果不明白道理,等於白讀。
|
讀歷史千萬記住,要把以前的缺失改過來,而不是一味得照著錯的做。
|
讀歷史的目的,是要從中得出一些道理來。
|
跟中國人打交道,不能有結論;中國最厲害的人都是沒有結論的人。
|
道理是直的,但路經常是彎的。
|
部屬工作做不好怎麼辦:指派工作,是上司能力的考驗要慎重。適當指派工作,還要加以合理的輔導。部屬做不好,要看是不能,還是不為。不能比較好辦,找人教他或接受訓練。不為要看是不敢、不肯、還是不多做。依照不同狀況,做不一樣的輔助指導。
|
部屬犯錯要如何處理:不能夠放過部屬的錯誤,否則沒良心。不可以讓部屬在公開場合沒面子丟臉。最好預防犯錯,初犯不罰,嚴防再犯。違法或惡意犯錯,第一次就就罰,不放縱。用三明治方式,使部屬樂於接受勸告。讓大家明白,客氣非福氣,互相勉勵。
|
部屬越級報告怎麼辦:越級報告應該視為非常態,而非常態。不可以聽也不能不聽,都有不良後果。應該先聽,然後才告訴他依層級報告。站在暗處看直接主管怎樣處理這件事。有意見要私底下和直接主管好好商量。儘量設法減少越級報告,但不能限制。
|
錢是做事情的工具,不是生活的目的。
|
領導比管理更重要。
|
《易經》告訴我們怎麼樣去用錢,八個字——當用不省,當省不用。
|
《易經》它是講合的,所有的分都是為了合。
|
《易經》是經由宇宙萬象,講出人生的道理。
|
《易經》本來就是從自然裡面萃取出來的一些道理。
|
《易經》給我們的不是知識,而是思路。
|
《易經》給我們的啟示:不要只看眼前,要知道未來的變化。
|
《易經》裡面是沒有好壞的,好會變壞,壞會變好,意思就是好就是壞,壞就是好。因為好的裡面有壞的因素,隨時會發生的;壞的裡面,它也有很多好的因素,它會隨時翻過來,把所有壞的成分統統取代掉。
|
一個人到了一個(新)地方,先安靜下來,了解了解當地的狀況,了解了解領導的個性,然後再熟悉一下環境,跟其他人打打交道,等到大家都支持你,你才放心地表現。如果你沒有把握大家會支持你,最好不要表現,否則穩定出醜。
|
一個人如果做到沒有人把他當做對手,這個人根本就沒有價值。
|
一個人求上進,最安全的(方式)就是修養自己的品德。
|
一個家庭必須要有夫跟妻,才算家庭,只要分開,剩下一個,都不算家庭。
|
上天用金錢和財富來考驗我們每一個人,錢財是工具,不是目的。
|
上面看你順眼,你就表現得好;上面看你不順眼,你再好也是不行的。
|
不可以完全相信佔卜的結果。
|
人微言輕的時候,要多聽,吸收一點經驗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
人應該有所畏懼,不能為了自己的需求,放縱自己,為所欲為。
|
人沒有名,人沒有賺到錢,自我報廢的機會比較小;人有名,人有錢,人有勢,這個人就快要自我爆破了。
|
人生是來歷練的,人生是來完成責任的。
|
人生最難的,就是知道自己的分在哪裡,讀《易經》就是告訴我們,你的分在哪裡。
|
人生經過更多的磨煉,你才會成熟。
|
人與人的關係,要出乎自然,要出乎內心的真誠。你現在看到誰都笑,那誰看到你都怕了。
|
什麼叫本事?就是你有能力,還要加上你表現得讓人家很歡迎你,很接受你,對你心服口服。
|
任何事情做強做大,不如做長久。
|
任何事情的產生,都是又難又險。必須要聚集力量,謹慎行事,同時方向要正確,方式要合理,再加上方法要正當。
|
任何事情都要注意適可而止,量力而為。
|
任何事情,你用得合理,它都有價值。
|
任何道理都要與時俱進。
|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
|
優點就是缺點,缺點就是優點。
|
凡是常常被推翻的東西,就是不成熟的。
|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不是我(老師)去求小孩(學生)要好好地學習,要小孩(學生)來問老師,才給他答案。這才是教化的基本原理。
|
只要我們不忘記《易經》的道理,哪怕有一天我們再倒黴,我們還是會起來的。
|
同樣是女孩子,你是一塊地,但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來種東西。
|
品德不好,勢力越大越倒黴;品德不好,財富越多越危險;品德不好,地位越高摔得越重。
|
女孩子要選丈夫,就選這個人可靠不可靠,有沒有責任感。有沒有責任感怎麼知道?太清楚了,你到他家,看看他爸爸就知道了。
|
學習要靠自己,父母、老師只能適度啟發興趣。
|
宇宙一切都是動態的,隨時在改變;人的命運也是動態的,隨時在改變。
|
慎選立足點,是做任何事情開始的第一個原則。
|
成一家之言就是所有的學生把自己的創見,當做是老師的延伸。
|
我們很習慣於把所有功勞都歸功於上級的領導。我們中國人不會去跟上級領導搶功勞。
|
我們每一個人,要各盡所能,而又各取所需。
|
我們的學問是全盤了解,然後才展開的,不像他們(西方人)是一點一滴摸索著去整合,到現在還整不齊。
|
曲是直的必要過程。
|
有例行就有例外。
|
每個人都要有方法來了解自己,因為了解別人很容易,了解自己很難。
|
為什麼我們的祖先,就一輩子讀那幾本書,什麼都通了。我們現在讀太多太多書,最後還是讀不通,就是因為我們現在是讀西方的東西,而沒有去讀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東西。
|
男人的貞操,兩個字講完了——責任;女性的貞操,就是忠貞不二。
|
男性的責任是: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位和場合,有不同的表現。
|
當一個人配合人家,配合到大小事情你都知道,你知道的祕密太多,你就要小心。
|
當你得到機會,當你受到上面的提拔,當你得到很多人的賞識,你要特別小心,不能表現過度。
|
算命是說你算算看,我聽聽看,如果對我有利的,我就盡量去達成;如果對我無利的,那我盡量去避免。這才是《易經》告訴我們的趨吉避兇的道理。
|
老師要嚴厲,但是同時要有親和力。
|
西方人是專門講能力的。中國人不講能力,不是不重視能力,而是講一種比能力還深一層的東西,叫做本事。
|
西方人的信仰只要宗教為止,我們的信仰比宗教更高,叫做道。
|
貞操是男的女的都要守的,男人的貞操的表現方式跟女人的貞操表現的方式不一樣,這叫做男女有別。
|
賺錢不是憑能力,賺錢其實是靠機會,可是用錢那是靠智慧。所以一個人要賺錢之前,最好先學一學怎麼樣去花錢。
|
越有學問的人,越是不敢回答問題,就好像稻子一樣,越成熟就越往下垂。
|
陰就是陽,陽就是陰,陰可以變陽,陽可以變陰。
|
領帶要有人執行,執行要有良好的領導,這就叫乾坤配。
|
(不管)你處於什麼地位,你只要把你本分工作做好,你就是最有價值的。
|
中國人害怕權威,卻不服從權威。
|
中國人擅長把二看成三,以二合一來代替二選一。
|
中國人的幹部跟總裁(上級)在一起是最聰明的時候。
|
中國人的習慣,不會去評價一個活著的人。因為活著他還會變,死了就不會變了。蓋棺才能論定!
|
中國人相信事在人為,所有的事都是人做出來的,所以管理應該以人為主。
|
中國式管理具有三大主軸,那就是以人為主,因道結合,以及依理應變。
|
中國式管理的交互主義,秉持"二合一"的態度,將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這兩種極端的說法,合在一起,形成"在集體中完成個人"的合理主義。
|
中國式管理,重視把人際或人羣和倫理合在一起,建立一種差別性的關係,稱為人倫關係。
|
中國是集體領導,個人決策。集體領導是過程,個人決策是結果。
|
人倫關係,便是以倫理的觀點來建立合理的人際關係。
|
以不變應萬變是管理的最高智慧,不要因誤解而放棄。
|
以化解代替解決,務求盡量減少後遺癥。
|
做人做事兼顧並重,透過好好做人來把事情做好。
|
凡是得到老闆信任的人,什麼事都不做,專做其它。專做其它,忙得要命,老闆最寵的人!(哈哈……)中國人不分工則已,一分工馬上有三不管地帶。
|
只有組織成員各守其分,大家才能和合為一,產生強大組織力。
|
只要合理,怎樣變動都可以。
|
只要合理,怎樣變動都可以中國式管理,重視把人際或人羣和倫理合在一起,建立一種差別性的關係,稱為人倫關係。
|
大同必須包容小異,世界大同並非世界一同。
|
天底下情緒最大的是中國人,中國人又是最善於情緒管理的人。(外國人一切按規矩辦事,很少有情緒)。
|
安人就是把部份和在一起,合成一個整體,並且促使整體大於部份,和透過已安和人安增進和諧的效果。
|
寓人治於法治,更符合中國社會的實際情況。
|
對上要有禮貌,但是不能夠討好。以下不宜太嚴,也不能夠過份寬鬆。平行同事不必太拘束,也不應該過份熟不拘禮。
|
幹部是沒有面子的,面子要給總裁;幹部要面子你就死路一條。
|
志同道合的同仁,由於人心善變,不久之後,可能變成志不同,道不合。各種內外環境的變數,更是隨時出現。中國式管理主張依理應變,凡事依據原則,則因人、因事、因時、因地而應變,以求合理。
|
我們最怕的是領這裏的薪水實在微薄,但是外面都在賺自己的外塊。中國人要走不會跟你講真話的。他不是騙你,而是給你面子。好聚好散。人不可以欺騙,但是經常不能說真心話。說真心話你就更慘,比欺騙更慘。
|
所有管理措施,無一不與安人密切相關。
|
抱持既不贊成也不反對的心態來包容一切。
|
持經達變是最有效的管理方式,有原則,卻必須因人、因時、因事、因地而應變,以求制宜。
|
控制的用意,在保證今後幾年如何安人。
|
搞清楚推、拖、拉的真正用意,合理應用以求圓通。
|
日本人拿中國的管理哲學,來運用西方的管理科學。
|
本錢沒有問題,技術沒有問題,市場沒有問題,什麼都沒有問題,就是人的問題,一切都是人的問題。你把人搞好了,你什麼事都可以做;你人搞不好,你遲早要出問題。
|
當你得到什麼東西,你就失掉什麼東西。
|
發展事業本身並沒有什麼目的,必須在經營事業的過程中,完成修、齊、治、平的人生使命,立業才有價值。
|
發現問題的能力比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中國人會解決問題的人多得很,但是會發現問題的人少得很。因為他不願意講出來,你發現講的人都倒黴。抖出問題的人很倒黴,解決問題的都有功勞,很奇怪!所以,中國要麼沒有問題,要麼就是大問題。
|
管理是修已安人的歷程。
|
組織的功能,在聚合安人的力量,協同一致。
|
組織的必要是因為個人能力有限,組織的目的就是要團結一致,是為了合理分工;當你自己可以全盤控制的時候,你就不需要增加層級。
|
經是方的,規規矩矩,實實在在。權是變動的意思,要持經達權,合理應變,才能圓通而安人。
|
總裁是頭,沒手腳有耳目,主要功能是思考的不是動作的;幹部是身體,沒耳目有手腳。
|
美國式管理的哲學基礎是個人主義,日本式管理的哲學基礎是集體主義,中國式管理則是我們常用的交互主義。
|
若非理念相同,很不容易做到以人為主而又能夠密切配合,把工作做好。中國式管理首重道不同,不相為謀,力求因道結合,彼此志同道合,理念相同,更中能夠同心協力。
|
西方人是讓對錯清晰化明朗化公開化,我們是讓對錯模糊化。組織的每個階層有每個階層的作風,沒有什麼對錯。基層員工對錯很清楚(因為工作很簡單),幹部就很模糊了,到總裁這層基本就沒有對錯了。
|
領導的意義,在發揮安人的潛力。
|
人只有替自己做事才會效率很高的,替別人做事才會拖拖拉拉。組織如果能把團體弄得像一個人一樣,效率就高了。
|
計劃的目的,在肯定今後幾年,如何安人?
|
安人的歷程,是由開心而交心,藉交心而共同關心,然後產生同心的一連串心與心的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