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Login]
張瑞敏
1949-01-05
cn

張瑞敏,山東萊州人。男,漢族。1976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8年11月參加工作,中國科技大學管理科學系工商管理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高級經濟師。中共第十六屆、十七屆、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知名品牌海爾的執行長與創辦人。在1999年曾被英國《金融時報》選為「全球三十位最受尊崇的企業家」。
[參考網址]
格言數:142
一個企業的競爭力是看一個企業的員工是增值的資產還是負債。 4.0
在新經濟時代,什麼是克敵制勝的法寶?第一是質量,第二是質量,第三還是質量。 4.0
真正的人才是在尋找實現自我的機遇。 4.0
領導者需要完成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預測變化,規劃未來。而要做到這一點,領導者必須具有洞察力和趨勢分析能力。 4.0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奇。 3.0
只有真正實現了問題清零和買斷損失,才能賣出有價值的定單。 3.0
對員工忠誠,員工反過來就會對你忠誠;對員工負責,員工反過來就會對你負責。 3.0
我們不是「居安思危」,而是「居危思進」。 3.0
昨天的成功經驗與輝煌可能是明天成功的阻礙。 3.0
決勝在終端。 3.0
盤活企業,首先盤活人。如果每個人的潛能發揮出來,每個人都是一個太平洋,都是一座喜馬拉雅山,要多大有多大,要多深有多深,要多高有多高。 3.0
海爾國際化戰略能否成功,主要是每一個海爾人的國際化,有了每一個人的國際化才能保證海爾集團的國際化。 2.0
監控就是愛護,委任就是信任。 2.0
SBU具體的體現就是速度和創新。
「一站到位」的服務,「一票到底」的流程。
「想幹與不想幹」是有沒有責任感問題,是「德」的問題;「會幹與不會幹」是「才」的問題,但是不會幹是被動的,是按照別人的要求去幹;「能幹與不能幹」是創新的問題,即能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目標。
「立刻辦」是奔著有預算的目標立刻辦;「想想看」是沒有預算的閉門造車。
一切結論產生在調查研究之後;在調查研究中,如果找不出原因和解決辦法就不能放過。
下棋找高手。
不只做一顆螺絲釘,要經營一部機器。
不是因為有些事情難以做到,我們才失去了鬥志,而是因為我們失去了鬥志,那些事情才難以做到。
不能用職能管理的手推職能管理的山。
世界上最無價的東西是人心,要贏得別人的心,只有拿自己的心去交換。
事前反復研究,慎之又慎;一旦做出決策,必須堅決執行,不容含糊。
人人是人才,賽馬不相馬,給每一個願意幹事的人才以發揮才幹的舞臺。
什麼叫做不簡單?能夠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簡單;什麼叫做不容易?大家公認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認真地做好它,就是不容易。
以人為本的管理就是管理人員的創新精神。
企業一旦站立到創新的浪尖上,維持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要持續創新。
企業做到極致,滿足用戶需求,無有他奇,只是本然。
企業內部管理革命是為了創造企業外部的市場。
企業家只有兩隻眼睛不行,必須要有笫三隻眼睛。要用一隻眼睛盯住內部管理,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積極性;另一隻眼睛盯住市場變化,策劃創新行為;第三隻眼睛用來盯住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以便抓住機遇,超前發展。
企業強大難,保持長盛不衰更難;重要的不是個別人,一部分人,而是全體人員,即每一個細胞都充滿活力才行。
企業核心競爭力就是獲取用戶資源的能力。
企業生命之樹的土壤是用戶。
企業發展的空間無限大,企業與用戶的距離無限小。
企業競爭力的實現取決於創新的細胞——SBU。
企業說到底就是人,管理說到底就是借力。
作為一個領導,你可以不知道下屬的短處,卻不能不知道下屬的長處。
先畫靶子再打槍。
創新的目標是創造有價值的定單;創新的本質是創造性的破壞,破壞所有阻礙創造有價值定單的枷鎖;創新的途徑是創造性的模仿和借鑒,即借力。
只有淡季的思想,沒有淡季的市場。
否定自我,創造市場。即趕在別人之前否定自己。
員工齊心,管理用心,對用戶真心。
在一個管理好的企業內部沒有激動人心的事情發生。
在互聯網時代,企業生存的關鍵是速度。
在位要受控,升遷靠競爭,屆滿要輪換,末位要淘汰。
堅持每天提高1%,70天工作水平就可以提升一倍。
如果你或你的部門沒有了上升的空間,也將失去生存空間。
客戶的要求不等於客戶的需求。
對市場目標的確定就是以在市場上有競爭力增值為標準。
工作要簡化,不要簡單化。
市場是每個人的上級。
市場比作一塊蛋糕。我們不過分地在現有市場搶佔份額,而是去另創造一個市場,即另做一個蛋糕——另做一個蛋糕獨享。
市場永遠不變的法則,就是永遠在變。「變易,不易,筒易」《易經》上這樣說。
市場目標的確定不是以個人能力為限,而是以用戶滿意度為準。
帶動全球經濟增長的火車頭減速並不意味著所有的車廂都減速。
幹部怎樣對員工?創造一個充滿活力的氛圍。
幹部怎樣對市場?創與闖。既要創新、創造;又要有闖勁、沖勁。
幹部怎樣對待問題?要100%地落實責任,即「見數也見人」的原則。每個1%的問題都可以轉化為100%的責任,100%的責任人。
幹部怎樣對待管理?悟性和韌性。
幹部怕的就是不知道自己怕什麼。
幹部是事業成敗的關鍵。
幹部的目標:做超級領導,即你的領導水平達到了能夠讓下屬在沒有領導的時候仍能夠正常工作。形成有活力的員工,有合力的組織。
成為SBU的四個要素是:市場目標、市場定單、市場效果、市場報酬。
我們所有的質量問題,都是人的問題,設備不好是人不好;零部件不合格是人不合格;我們所有發展不起來的問題都是思路問題,不是缺人是缺思路;不是缺件是缺思路。
我想引用美國歷史上唯一位連任四屆總統的羅斯福的名言來回答你:「我們唯一害怕的只是我們自己」。
我能在冬天的嚴酷環境中生存下來,可能我會在春天是最漂亮的。
打價值戰,而不打價格戰。
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把每位員工經營成創新的SBU並不斷經營出高素質的人才的決定性因素就是管理者能否經營自我。
抓反復、反復抓,抓重點、抓提高。
抓管理肯定要數,但如果就數抓數,最後連數也得不到,或者只抓到一個假數。抓好提高人的素質工作,數自然會產生;不抓人的工作,數就會越來越差,不能見數不見人。
挑戰目標首先要挑戰自我。
斜坡球體理論:企業在市場所處位置,如同斜坡上的一個球體,需要強化內部基礎管理,才能產生強有力的止動力。否則,球體肯定會向下滾動。
智力比知識重要,素質比智力重要,覺悟比素質更重要。
有價值的定單是企業發展的永恆的主題,企業要發展必須有定單而且是有價值的定單。
有效供給才能創造出市場。
有缺陷的產品就是廢品。
有缺陷的產品等於廢品。
有記者問:「你在企業中應當是什麼角色?」張瑞敏答:「第一,應是設計師;第二,應是牧師。」
核心競爭力是什麼?我認為是在市場上可以嬴得用戶忠誠度的能力。
止謗莫如自修。戰勝非議的唯一途徑就是戰勝自我。
每一個人都是責、權、利的中心,「人人是經理,人人是老闆」把每個人的潛能釋放出來。
每個中高級管理人員只有自己先找到市場才能找到市場中競爭的方向。
永遠戰戰兢兢,永遠如履薄冰。
永遠比對手快一步。
求人不如求己。
求才,識才,容才,用才,培才,育才,護才,將才,「八才」。企業必須關心人、理解人、尊重人、愛護人,即把人當作「人」而非「非人」。
沒思路的領導不想互動,沒控制力的領導不敢互動。
沒有十全十美的產品,但有百分之百的服務。
沒有定單就沒有目標,沒有目標就沒有工資。
沒有市場定單的管理者就是不要管理的管理者;沒有市場定單的員工就是不幹工作的員工,責任不在員工身上,而在於管理者;沒有市場定單的工作就是無效工作。
沒有思路就沒有出路。
流程再造就是先要再造人。
海爾人只有創業沒有守業。
漸進就是守舊。所以經營理念創新,就要反漸進,必須一步到位。
物流以時間消滅空間,商流以空間消滅時間。
特殊論就是給問題放行。
生產一代,研製一代,構思一代。
用戶的鈔票才是企業的選票,用戶的口碑才是企業的金杯。
盤活資產首先要盤活人。
看不出問題是最大的問題。
突破自我,突破思維定勢,突破昨天。
管事先管人,管人帶作風。
管理就是樹立榜樣。
管理就是行動。
管理無小事。
管理的關鍵不在於知而在於行。
管理者必須進行問題管理,而不是危機管理。
管理者要是坐下,部下就躺下了。
終端的問題就是領導的問題。
經營企業就是要經營人,經營人首先要尊重人。
職能簽字是事先沒有市場目標的簽字,事先無人負責的簽字。用戶的簽字才是有效的簽字。
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讓。誰砸企業的牌子,企業就砸誰的飯碗。
與狼共舞,必須自己成為狼,而且變成「超級狼」。
舉一綱而萬目張,失一機而萬事毀。
要以秒為計算單位。
要做到實事求是,有兩點很重要:其一是能不能實事求是,即思維方式的改變問題;其二是敢不敢實事求是,即思想境界的提高問題。
要持續造勢,就要把企業做成一條流動的河。源頭是創新的SBU,河的終點是用戶的滿意度,即對企業忠誠的用戶。
要效果,不要藉口。
要給用戶意想不到的驚喜。
觀念不變原地轉,觀念一變天地寬。
觀念創新就是目標創新,目標創新就是提出別人認為不可能達到的目標,並用創新的辦法實現它。
解決無效管理,首先要在思想觀念上樹立以幾何級數去提高工作效果的信心;其次,要有創新是無止境的觀念,創新的空間存在於每個地方、每個人、每件事上。
說了,不等於做了;做了,不等於做到位了。
賣信譽,而不是賣產品。
質量一次就做對。
質量不打折、服務不打折、信譽不打折。
質量無止境,企業無邊界,名牌無國界。
造勢產品輸入的是用戶的需求,輸出的是用戶的滿意。
部下的素質低,不是你的責任;但不能提高部下的素質,是你的責任。
重復出現的問題是作風上的問題。
開發的是市場而不是產品。
零增長不等於零需求。
領導在與不在,企業照樣良性運轉。
顧客的難題,就是我們開發的課題。
高層管理不等於高高在上。
高標準,精細化,零缺陷。
一個偉大的企業,對待成就永遠都要戰戰兢兢,如覆薄冰。
把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
摸索中的疑難和沒有主意,是兩碼事。(真正的謎底)在企業家的實踐當中。
一個企業要永續經營,首先要得到社會的承認、用戶的承認。企業對用戶真誠到永遠,才有用戶、社會對企業的回報,才能保證企業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