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Login]
郭沫若
1892-11-16
1978-06-12
cn

郭沫若,幼名文豹,原名開貞,字鼎堂,號尚武,筆名高汝鴻、麥克昂、易坎人、谷人、愛牟、杜荃、石沱等,後以家鄉大渡河和雅河的別稱「沫水」和「若水」取名沫若,晚年敬稱郭老,四川樂山人,客家人,是中國文學家、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社會活動家。郭沫若歷經清末、北洋政府、國民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等時期之諸多重要的歷史節點,且其涉略的領域甚廣,是一位備受爭議、值得探討的人物。
[參考網址]
格言數:32
科學在今天是我們的思維方式,也是我們的生活方式,是我們人類精神所發展到的最高階段。 3.0
我們不僅要有政治上、文化上的巨人,我們同樣需要有自然科學和其他方面的巨人。
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
什麼是天才!我想,天才就是勤奮的結果。
繩可鋸木斷,水可滴石穿。苦幹加巧幹,堅持持久戰。
誰能保持永遠的青春,便是偉大的人。
青年是人類的春天。
艱難的環境一般不會使人沉沒下去的,但是,具有堅強意志,積極進取精神的人,卻可以發揮相反的作用。環境越是困難,精神越能發奮努力,困難被克服了,就會有出色的成就。這就是所謂」艱難玉成「。
一小我私家總是有些拂逆的遭遇才好,否則是會不知不覺地消沉下去的,人只怕本身倒,別人罵不倒。
既異想天開,又實事求是,這是科學工作者特有的風格,讓我們在無窮的宇宙長河中探求無窮的真理吧。
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於良心的死滅。
文學是社會現象經過創造過程的反映:反過來,社會要受到文學的創造性的影響而塑造。
社會向文學提供素材,文學向社會提供規範。
沒有愛情,不會有幸福。
天地間生而知之的人沒有。不學而能的人也沒有。天才多半由於努力養成。天才多半由於細心養成。
春天沒有花,人生沒有愛,那還成個什麼世界。
我們只願在真理的聖壇之前低頭,不願在一切物質的權威之前拜倒。
科學也需要創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傳統的束縛,才能發展科學。
青年需要經受各種鍛煉。所謂百煉成鋼,在暴風雨中成長,就是這個道理。希望不經過困難、波折、輕而易舉地成名,那是不長進的,沒出息的幻想。
天上的明星現了,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
一個人最傷心的事無過於良心的死滅,一個社會最傷心的現象無過於正義的淪亡。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下優惠的友情,得到仁惠的友情。
若無松柏志,超越不為高。
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
要得健全幸福的人類,須得有健全幸福的母親。
形成天才的決定因素應該是勤奮。
愛學出勤奮,勤奮出天才。
人是活的,書是死的。活人讀死書,可以把書讀活。死書讀活人,可以把人讀死。
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韜略終須建新國,奮發還得讀良書。
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自己學習,自己研究,用自己的頭腦來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來做這種精神。
誰對時間最吝嗇,時間對誰越慷慨。要時間不辜負你,首先你要不辜負時間。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放棄他。人生有一道難題,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陰等於一寸生命。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